警惕!蓝鲸死亡游戏传入国内,已有学生沉迷其中

昵称 6个月前 54浏览 0评论

这款为期50天的死亡游戏名为“蓝鲸”,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诱导参与者完成各种自残行为甚至自杀,近日被曝已登陆国内社交平台。

安徽6名沉迷“蓝鲸死亡游戏”学生被警方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5月15日,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公安局联合老师、家长,对6名沉迷于“蓝鲸死亡游戏”的中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将他们从“死亡游戏”中拉回来。

目前,涉事学生已认识到该游戏的危害性,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参加此类“死亡游戏”。

“蓝鲸死亡游戏”现身四川:部分青少年曾参与

16日,记者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获悉,当地一些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游戏

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11日23时左右,该县一名学生向公安机关举报,称一个QQ群正在宣传“蓝鲸自杀游戏”,并邀请群员参加蓝鲸自杀游戏

接报后,为防范“蓝鲸自杀游戏”渗入学生社区,网安警察连夜行动,于5月12日凌晨2点左右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经调查发现,刘某还于5月9日创建了“蓝鲸游戏南江交流群”。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以“入群”为名,诱骗他人拍裸照并勒索钱财

自5月初国内出现“蓝鲸”游戏相关群组以来,腾讯QQ、百度贴吧等相关平台开始对含有“蓝鲸”等关键词的群组、贴吧进行清理、删除。不过,尽管进行了大规模清理、删除行动,“蓝鲸”死亡游戏似乎并未销声匿迹。

记者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仍有一些人更换关键词,创建与“蓝鲸”游戏相关的群组,同时,还有人以“带人进入真实蓝鲸游戏群”为名,诱骗女性用户拍摄裸照。

一名女用户告诉记者,裸照一旦落入这些以“带人进群”为名的骗子手中,就会要求女用户提供更多裸照,甚至索要钱财,若拒绝,便以将裸照发布到网上相威胁。一名女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在被骗提供裸照后,骗子向她索要500元,称如果交了钱,裸照就不会泄露,否则就将当事人的裸照发布在“蓝鲸”游戏相关群里。

人民日报:用爱抵御“蓝鲸”诱惑

张震

近日,一款名为“蓝鲸”的游戏悄然在全球蔓延。这款来自俄罗斯社交网站的游戏,利用心理学原理,鼓励玩家完成各种自残任务,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深受其害的国家纷纷发出警告,游戏发起者已被监禁。我国网管部门也联合互联网公司迅速排查、阻止相关信息及组织活动。网民们开始认真反思,如何从心理上阻断“蓝鲸”的入侵?

明明知道是“死亡游戏”,为何仍有一些年轻人趋之若鹜?分析蓝鲸游戏的核心任务,我们可以发现,设计者以人体生理周期为依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利用特定群体的好奇心、叛逆心理、从众心理,在第一阶段诱惑玩家;在第二阶段通过弥补玩家的价值观和归属感缺失,引导玩家;在第三阶段利用“登门槛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控制玩家。游戏设计时借助邪教、传销等常用的信息控制、行为干预、人格摧毁、认知重建等手段,将游戏任务落到实处。

蓝鲸游戏的最终奖赏不是死亡,而是玩家“被价值、被看见、被理解、被新世界接纳、不再孤单、有团体陪伴、被爱”的体验。这些都是游戏主办方通过网络提供的幻觉,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交情感,让玩家深深沉迷其中。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方便了人们相互联系,但也对社交产生了新的负面影响。很多心理学家都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患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懂如何与他人交往,在公共场合不知所措,但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中却如鱼得水,吸引了一大群朋友。如果网友要求见面,他们往往非常焦虑,担心自己的形象配不上朋友们的“脑补”。回顾蓝鲸游戏的奖励,玩家慷慨赴死的动机恰恰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被彼此关心和认可。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游戏,再加上特定群体或特定时期对心理需求的放大,就很容易对网络游戏营造的虚假氛围产生依赖。

社会不适其实是心理问题。快速发展给社会转型带来巨大挑战,不仅年轻人需要学会如何与变化的世界相处,更年期妇女、孕妇、退休老人、留守儿童等特定群体都需要关爱和帮助。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源泉,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互联网是当前的重要战场。不仅政府部门要守住网络安全的底线,心理从业者、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士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应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和理解。

对于很多人来说游戏,并不是网络带来了孤独,而是孤独让人更加依赖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需要更多的情感和感情的消耗,需要承受一定的社会压力,需要在理性和法律的框架内受到限制,但回报却是坚实而温暖的。网络上不乏正能量,目前国内就有很多自发抵制蓝鲸游戏的团体,以及各种励志、幽默的蓝鲸游戏改编作品。对于心理适应不良的人来说,网络的正能量总要与虚拟世界的魔鬼进行斗争,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就需要我们同舟共济,通过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游戏充满正能量。

点击关闭
  • 客服QQ:

    744926664

    -------------------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