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心酸: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棋牌游戏开发 7个月前 97浏览 0评论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一位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妻子在知乎上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到梦想,赚到了钱,成功了,就叫圆梦;不赚钱,养活不了自己,就叫空想。”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心酸和无奈。

老婆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她丈夫用半年时间开发了一款独立游戏《Last arrow》,代码、美术、音乐都是一个人完成的,通过苹果审核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大部分都获得了五星好评,包括欧美和加拿大,还被一些国外有影响力的游戏网站推荐。

《最后一支箭》可以说是一款俯视视角的射击游戏,需要控制射手的位置和武器,消灭从四面八方袭来的敌人。游戏人物由多边形构成,有多个层次。总体来说,游戏节奏紧张,操作手感一流,但不太适合我这种手笨的玩家。

《最后一支箭》游戏画面

独立游戏《Last Arrow》完全由一个人(剑神)完成

和大多数独立游戏一样,《最后之箭》在 2015 年 12 月 17 日上线后,并未获得任何能大幅提升其下载量的推荐或曝光,迅速淹没在排行榜中。截至今日,《最后之箭》的最好成绩是付费榜第 320 名。免费榜和畅销榜均未收录在作者使用的搜索工具中。

值得一提的是,和大多数以品质和可玩性著称的良心独立游戏一样,《最后之箭》在游戏上市之初就收获了数位玩家的五星好评。

用这位开发商老婆的话说,“我辛苦工作半年,挣的钱还不如我(老婆)当律师一天的钱”。

所谓独立游戏,是指不依赖投资方或者市场用户,而是以制作人独立意志制作的游戏。独立游戏的制作人往往是老玩家,他们对低质量、文化空洞的商业游戏不满,于是走上独立游戏研发之路。

中国的很多独立开发者都有这样的一个梦想或者情怀,他们觉得自己开发的游戏就是:我做出了我想要的游戏,实现了我的梦想。

知乎网友“蔡江洲Raist”对比了国内外的一些案例,列举了国产游戏失败的不足原因如下:

①游戏行业起步较晚,文化差异大,相关人才稀缺

在我国,由于游戏产业起步较晚,媒体对游戏的负面报道较多,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桌面游戏,都比国外晚很多。再加上中国式的教育总是教人们沉迷于玩物,或者对创新产业不够重视,与国外的文化氛围有很大不同。以国内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国内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就会开始学习编码、编程。固定的教育模式导致游戏的发展与国外存在严重的时间差距。

放眼国外,教育模式开放,很多青少年已经开始涉足游戏、计算机等领域的开发。也有很多独立游戏开发者是游戏爱好者,在游戏公司就职或有相关工作经验。他们没有高强度的加班,办公环境好,收入也很高,领导也尊重员工的意见。所以在这样宽松的整体环境下,他们会在某天早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在马桶上冒出的想法。

“独立游戏”全球状况(颜色越深,状况越好)

② 国产游戏大多商业化,抄袭问题严重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犹太人在一个小城里开了一家加油站,另一个犹太人在旁边开了一家餐馆,接着又开了一家咖啡馆、一家商场、一家酒店,整个小镇焕发了生机。在中国,如果一个中国人开了一家加油站,无数加油站就会在旁边建成。不难看出,创新和原创版权的概念在中国并不被重视。先有单机盗版时代,后有网游、手游山寨风潮。

很多时候,中国的游戏开发者都在抄袭一款成功的游戏。哦,这个MOBA很火爆,那我就做一个MOBA,保留80%的技能,改一下名字和背景,改一下英雄名,就能上线了。一个比较出名的企鹅。这种抄袭和抄袭让游戏玩法越来越固化,大家都用最保守的态度做游戏。没有第一个敢出来尝试新东西的人,就不会有独立游戏了。

另外一个就是商业化。国产游戏大部分都是通过渠道发行的,能不能被推荐,要看钱和网站整体的流量,如果一个编辑敢发一些新奇的游戏,就会被叫去谈话(因为没有流量)。大品牌、大制作的商业化在国内游戏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玩家接触这类游戏的机会很少,独立游戏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吸引到用户。

③玩家体验风格固定

独立游戏与普通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玩法的创意和表演设计的新颖性。由于这两点比较新颖,很可能会增加理解成本和欣赏门槛。对于国内玩家来说,能否接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征途》跑跑跳跳、飞天吃球、看风景,甚至关掉音乐,很多国内玩家觉得一点也不有趣。很多独立游戏没有战斗,充满互动,可以一边欣赏画风和音乐一边完成游戏。这也造成了两个问题:要么游戏容易玩,几遍就能通关,要么游戏难度过高,根本不知道怎么玩。

独立游戏一般制作周期短,开发成本低,玩家在对比可玩时间后可能会觉得游戏定价过高。对于国内玩家来说,重度手游占据了行业游戏的70%以上,游戏模式基本都比较熟悉。打怪、PPK、好友对战、自动对战,都是他们熟悉的游戏模式。但独立游戏的创新系统,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

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制作一款游戏需要做很多工作:剧情策划、数值策划、对话策划、系统规划、编程、QA、原画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UI设计、音效设计师、音乐人,可能还要配音(声优)、市场营销等工作。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想要靠着自己的兴趣完成一款独立游戏游戏开发,无异于登天。但如果你是在国内有工作经验的游戏制作人,工作会非常忙碌,各种加班,掉发、肾虚甚至猝死都会发生。而且,相比国外,国内大部分游戏开发者的收入并不高,所以无论是精力还是财力,他们都不太可能去做独立游戏。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在资金链、制作成本、工作压力、养家糊口的压力下,很多游戏制作人的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正如一位游戏制作人的妻子在知乎上所说,梦想是能赚钱、能成功的东西,这叫圆梦;但是不赚钱、不能养活自己,那就叫空想。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能坚守梦想的人少之又少。新浪记者曾采访过陈学伟,他表示,很多人无法为梦想买单。详情请见:CP干货:创业理想。所以不是中国没有好的独立游戏,就像大部分中国人的午餐比麦当劳好吃一百倍、健康一百倍,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把它策划成产品、卖出去。

⑤自身实力不足

国内很多游戏开发者根本就没有听过目前国际主流的游戏设计基础理论,在做商业游戏时,都是靠复制粘贴的方式进行逆向工程,这些能力和经验基本没用,根本就不算设计,光有感觉没能力没正确方法就够了。

结论

如今的中国游戏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一二线公司占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做游戏不容易,做独立游戏更是难上加难。做一款好玩的独立游戏……做一款好玩又能养活自己的独立游戏……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为理想付出代价。独立游戏的路还很长,需要坚持游戏开发,更需要创意和想法。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