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黑神话:悟空火爆台湾,扯掉民进党去中国化遮羞布

棋牌游戏开发 7个月前 105浏览 0评论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自推出以来,在台湾地区持续受到热捧。舆论普遍认为,《黑悟空》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其高品质、强大的技术支撑,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西游记》这一超级IP。

震惊、赞叹之余,岛内舆论也开始涌现出反思的声音:“台湾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如此现象级的作品了?”“台湾为什么拍不出《黑神话:悟空》?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在谭先生看来,《黑神话:悟空》的迅速走红,撕掉了民进党当局借“本土文化”否定中华文化的遮羞布,也唤醒了岛内民众:在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下,台湾游戏产业已经远远落后。

“悟空”唤醒“追梦人”

在PTT、Dcard等岛内论坛和社交平台上,谭先生在《黑神话:悟空》的相关帖子下看到很多这样的评论:“台湾游戏《轩辕剑》《仙剑奇侠传》​​曾经风靡东亚,但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和《黑悟空》相比,台湾游戏真的差得很远”……岛内学者告诉谭先生,《悟空》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岛内有评论称,大陆《黑神话:悟空》一炮走红,台湾游戏产业却面临断层危机,凸显出一升一落两种不同境况。不少台媒以“现象级游戏”、“创造新神话”、“掀起沸腾狂潮”等标题报道《黑悟空》。台湾专栏作家言默发文指出,《黑神话:悟空》自打出炉以来便轰动一时,除了创下销量纪录外,还创下话题纪录,足以称得上佳作。《中时报》发文反映,若问民众对台湾游戏的印象,恐怕只有《星三缺一》这种简单的赌博游戏。有岛内网友也自嘲称,“台湾上次做出这么火爆的游戏,已经是最后一次了。”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黑神话:悟空》的题材、音乐、美术等都“爆红”。有台湾游戏玩家发现,如此精妙的细节在台湾游戏中几乎绝迹。《黑悟空》取材于中国经典西游记,在两岸四地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台湾玩家陈宏富说,“每个中国小孩都想当孙悟空”,台大教授袁居正认为,“吃我棍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游戏音乐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大批粉丝。主题曲《云宫迅捷音》勾起多国网友的童年回忆,引得欧美音乐人逐段解析。台湾网友留言称,“如此盛况,台湾只能‘羡慕’”。游戏独特的中国美学也频频上热搜。 《中国时报》评论指出,游戏中的场景全部基于古迹的真实复制。一些岛内年轻人表示,玩游戏可以让他们穿越到云冈石窟、息县小西天等古迹,非常过瘾。许多岛内玩家告诉谭先生,如此丰富细致的游戏体验和美感游戏,在台湾游戏中根本找不到,“细节上就能看出巨大的差距”。

岛内舆论也感叹,《黑神话:悟空》俘获全球玩家心,成功走向世界,而台湾近几年甚至还没有一款游戏“走出岛外”。7日,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与“黑悟空”换脸的照片,称赞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3A大作”。一位德国玩家表示:“游戏中的人物设计和神话系统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一位知名YouTube游戏主播评论称,“游戏中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和创新的游戏体验,让西方玩家耳目一新。”台湾《中国时报》新闻网发表评论称,《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让人不禁疑惑,为何台湾再也拍不出具有同样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黑神话:悟空》让岛内意识到台湾游戏产业在各方面都已经落后,被远远甩在身后。台湾显然没有孙悟空那样翻着筋斗云赶超世界的能力,只能“缅怀过去”。

台湾为何没有“黑色神话”

其实,台湾的游戏产业也曾繁荣过,《仙剑奇侠传》​​和《仙剑奇侠传》​​引领了当时的华语游戏圈。台湾小伙程志焕告诉谭先生,“我玩的第一款游戏就是《仙剑奇侠传》​​,它原汁原味的中国武侠剧情、融合各民族文化的奇幻冒险故事、优美的中国风配乐,是很多海峡两岸人的‘白月光’。”

台湾游戏为何短短20年难以再现“神话”?岛内学者表示,很多人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其实,这些现象级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中国美学、中国文化征服市场。但在民进党当局长期推行“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台湾游戏界缺乏能够理解、发掘和运用中国文化的人才游戏,自然无法拿出优秀的产品。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除了《黑神话:悟空》,本次热议话题还有“台湾有人说施耐庵是《西游记》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冬梅指出,台湾年轻一代不懂中国历史,不读经典古书,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不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转化为创造力。《中国时报》刊文感叹台湾社会早已“文化缺失”,没有创作所需的深厚文化底蕴,更谈不上抄袭《黑悟空》。

台湾游戏没有根植于中华文化,放弃了无处不在的文化宝库,导致题材匮乏、内容单一,只能围绕岛内转,锁住了“走出去”的空间。有岛内网友抱怨,台湾游戏题材越来越窄,缺乏新意,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岛内一位时事评论员在一档政论节目中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数不胜数,台湾不利用这个宝库素材,就讲不出《黑悟空》这样的好故事。青年学者张俊凯进一步表示,目前岛内创作氛围“无法与中华历史文化对接”,这样产出的作品要么是东西方“两头不达岸”的“四面楚歌”,要么只有少数人能“自成一派”,一旦离开岛内就面临没有市场的困境。

岛内学者告诉谭先生,台湾博彩业的没落,是民进党当局全面“去中国化”后遗症的体现。“我们才是受‘去中国化’伤害最大的人。”台湾文化的母亲是中华文化,“去中国化”就是抛弃血脉之根和最独特的优势,让台湾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长此以往,也会波及其他文化产业,害处无穷。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最后,谭总想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岛内反思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湾同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应该积极传承、用好中华文化。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月11日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所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更是两岸游戏产业创意创新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希望双方加强游戏产业交流合作,从共同的文化根源中不断获取内生动力,共同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分享:

支付宝

微信